近日,易趣網運營主體上海盈實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由于公司調整運營策略,決定停止易趣網絡平臺運營,關閉易趣網站。2022年8月12日24時前,易趣網將關閉網站所有商品、商鋪的交易功能,同時關閉易趣網用戶注冊、登錄、充值功能,關閉網站服務器。至此,運營了23年后,昔日國內“第一大電商平臺”宣布關停。
這不禁的讓人想起了互聯網領域的另外一個難兄難弟,就是搜狐,易趣和搜狐幾乎是走出了相同的人生之路。都是曾經的互聯網第一,然后卻在中國互聯網平臺高速發展的階段中走出了完全相反的發展階段,最終淪落為無人問津的局面。為什么曾經最早進入,并且在中國互聯網高速發展的第一階段就已經占據了第一的易趣,在阿里巴巴和京東都還沒規?;臅r候,易趣已經占據了中國電子商務的半壁江山,但最終卻走向了沒落。
這其中讓我們看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商業的本土化模式,而商業的本土化模式也是所有國際化是否成功的關鍵所在。同樣讓我們看到了,借鑒了國外商業模式的本土公司卻能夠在本土化中不斷的強大,這其中的核心原因就是商業的本土化與在地化。
當然,我們今天的一些企業走出去也經常遇到失敗,其中的原因也是在于走出去之后的本土化與在地化問題。任何的商業,在一個國家的落地、生存與發展,背后都有一個非常關鍵的要素,就是商業模式輸出之后的本地化。
因為不同的國家,不論是文化、法律、宗教等方面都存在著比較大的差異。尤其是涉及將商業模式輸出到文化差異比較大的一些國家與地區,此時本土化就成為了商業是否能夠成功存活的核心。當然也有整體輸出成功的,比如星巴克就是將咖啡的休閑文化成功的輸出到全球。但總體而言,在全球化的過程中,結合所在國的在地化會最大程度的提升商業輸出的成功率。
而易趣在它進入中國不愿意改變一些商業方式,不愿意與本土化進行融合,這也就決定了它在中國電子商務高速發展的階段,與中國的發展走出了相反的路徑,最終迎來了關停的命運。